多變的世界、不變的約定
台灣音樂劇二部曲
《隔壁親家》
♬ 盛演14年、巡迴12城市、60場紀錄 ♬
♬ 澎恰恰、許效舜國寶諧星泰斗組合 ♬
繼《四月望雨》後,音樂時代實力演員群、終極陣容,2023經典重現!

如何讓人生無憾?
有些事晚一點做,就會來不及…
楊忠衡(藝術總監)
也許及時的一句叮嚀、一個承諾、一聲道歉,一份真誠的關懷,就可以避免終生遺憾。《隔壁親家》帶給您的,就是一則從糾結到釋然的故事。它提示了心靈解鎖的方法,也開啟無數人的心房。
1979年廖風德先生以短篇小說《隔壁親家》贏得聯合報文學獎,後來兩度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;其中1999年民視《親戚不計較》創下連播2248集的紀錄。為什麼它這麼神?原來《隔壁親家》以短短一萬多字,生動描述台灣經濟轉型期,人們因命運際遇不同,社會平白產生的許多對立紛爭。人們以為小心就可以避免紛爭,其實錯了。只要存在差異,就必然有紛爭。紛爭本來微不足道,但糾纏多年,成為難解難分的仇怨。原著深入刻畫人性,衍生幾千集連續劇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2008年一群有志發展台灣原創音樂劇的朋友,決定挑戰這個「台灣第一大糾結」。認為因「鐵獅玉玲瓏」紅透全台的澎恰恰、許效舜,會是詮釋石龍伯、粗皮雄兩大冤家的不二人選。我們撥了一通希望渺茫的邀演電話,然而天公伯有保佑,正想嚐試舞台劇的他倆竟一口答應。就這樣,一群本來生活在平行時空的人,共同為打造《隔壁親家》攪和在一起。兩位綜藝大咖外,還有古典樂評人、青年作曲才子、歌仔戲作詞老師、剛從紐約返台的導演、來自各大合唱團的唱將…,奔騰鼓噪幾個月,完成這部「出走百老匯」的正港台灣音樂劇。
我們沒有想到像拚裝車一樣的混搭實驗,能得到那麼大的迴響;我還記得首演結束,爆出讓頭髮豎直的采聲。創新風格的音樂與戲劇、風格多樣的歌舞,淋漓盡緻重現多元文化撞擊下的台灣社會。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,所有絞盡腦汁的設計,灌注真情的表演,都聚焦在描摩人們化解仇怨時的釋然。像一場奇妙的儀式般,讓人心靈得到飄飄然的昇華。
總結《隔壁親家》,澎哥說:「它是現代人必須經過的一個洗禮。」舜哥說:「保証百分之兩百,比聽佛經還開心。」有的觀眾開懷大笑,有的在座位淚眼迷離。我想,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在「隔壁親家」找到自己的身影,從中體驗相同的處境與感動。強大的心動力,促使劇組堅持了十四年。從南台灣演到夜上海,有人從黑髮演到白頭(甚至無髮),從單身演到子女成群。六十多場演出,五輪電視轉播,曾帶給許多朋友難以忘懷的經驗。然而畢竟歲月不饒人,劇組體力、物力不復在,今年有機會能重返首演地國家戲劇院,是上天的恩賜。我們願以赤忱初衷,做最後一次原汁原貌的呈現。
《隔壁親家》希望觀眾一起成為「水底寮」一份子,跨越不同世代,永遠相信人性,珍視友情、親情與愛情。該做的事,勇於及時去做,那麼您的人生將永無遺憾。
”還咱一個世界同齊行,卡贏兩顆孤單的心肝。”
最後,歡迎您與家人一起來到水底寮,一同經歷有淚有笑的溫韾時光,莫讓錯過成為另一個遺憾。感謝!

悲憫鄉土的音樂畫筆
風德先生鄉土小說給人的印象,是一首泛著淡淡情愁的田園詩。他就像背著相機踏入鄉野的攝影師,犀利而精準的擷取影像。不論美醜,都毫不保留的記錄下來,有時寫實得近乎冷酷無情。但是這種「無情」卻如同戰地記者般,是出自對人民與鄉土的關切,而有種不得不發的使命感。

一部在台灣流傳數年的老故事,將有一個最不一樣的溫暖結局 。
創造經典.往昔紀錄
《隔壁親家》不可錯過的特質與內蘊
改編自名作家廖風德先生得獎小說名作
1980年「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」得獎作品,濃郁台灣風土情感,深度刻畫人心。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、舞台作品,改編連續劇《親戚不計較》播映超過2200集,打破歷史紀錄,造成深遠影響力。
關懷台灣本土情感意識的題材
「音樂時代劇場」作品向來注重文學性、哲學性,使觀眾在視聽享受之餘,對人性、思想也能得到啟迪與領悟。《隔壁親家》是一首泛著淡淡情愁的田園詩,在詼諧與風趣中,蘊藏令人回味無窮的韻味,微言之中見大義,值得您永世品味。
台灣第一流音樂劇創作團隊
「音樂時代劇場」結合有志於發展台灣音樂劇的藝文菁英,以發展台灣原創音樂劇為使命,在創作、表演各方面逐年精進,從《四月望雨》、《隔壁親家》、《渭水春風》、《少年台灣》、《舊情綿綿》…一路走來得到各界矚目與讚許,持續多年盛演,堪稱台灣音樂劇領導品牌。
國寶藝人澎恰恰、許效舜合體擔綱演出
澎恰恰和許效舜具有豐富的舞台經驗、爐火純青的演技,是能說、能演、能唱的全方位藝人。經典的「鐵獅玉玲瓏」閩南語說唱創作深植民心,是演出主角石龍伯與粗皮雄的不二人選。
最專業音樂劇演員陣容
「音樂時代劇場」最講究的,就是嚴謹的音樂與戲劇品質。每次演出都是舞台劇頂尖組合,讓每場演出精彩不斷,絕無冷場。本演出除兩大諧星泰斗外,演出陣容都是一時之選:主要演員有音樂劇小天王江翊睿、超級星光大道冠軍方宥心、資深演員鍾筱丹、尹仲敏、王為、張芳瑜、張洪誠…等,同台競演,帶給您無以倫比的視聽享受!


這就是百老臺灣味!
是熟悉,甚至很像過年回家吃飯的感覺
昔日劇照








跨海峽兩岸14年
巡迴12城市
熱演60場
場場爆滿 佳評不絕
2009年 / 首演,掀起台灣音樂劇旋風,全場觀眾鼓掌長達5分鐘
2010-2013年 / 五度加演,全臺北中南輪流巡演,屢創完售紀錄
欲罷不能,奠定本土音樂劇第一品牌不墜地位
2014年 / 《隔壁親家》首次登陸,風靡廈門厝邊,觀眾為之瘋狂
2015年 / 電子龍頭企業邀請包場演出,熱烈迴響
2018年 / 受邀上海、台東藝術節及花蓮演出,完成東岸演出拼圖
2019年 / 三度登陸,前進福州、廈門
2023年 / 重返國家戲劇院、高雄衛武營,經典最後再現!
經典製作熱烈返場,
眾所期盼心心念念的《隔壁親家》回來了!
一張畫、兩家人、三段情,笑淚交織的命運與人生!
重現五、六○年代台灣人文情懷,註解人世間不變的真情。
台北 國家戲劇院
2023 年 5 月 19 ~20 日 19:30
2023 年 5 月 20 ~21 日 14:30
高雄 衛武營歌劇院
2023 年 5 月 27 日 14:30
2023 年 5 月 28 日 14:30

下載電子節目單,了解更多內容
【演員】
澎恰恰、許效舜、江翊睿、方宥心、鍾筱丹、尹仲敏、王為、張芳瑜、張洪誠
王意萱、郭姿君、吳碩恩、黃匯森、彭皮皮、黃奕豪、周貞妤、程珉、葛慕潔
特別邀演:陳何家
【製作團隊】
指導單位 | 文化部 演出單位 | 音樂時代
贊助 | 財團法人新北市陳明雄賣夢教育基金會、欣欣天然氣公司、永齡基金會
設計團隊
藝術總監、編劇|楊忠衡
製作人|孫文凱
首演製作人|房樹孝
小說原著|廖風德
作曲編曲|冉天豪
作 詞|王友輝、澎恰恰、楊忠衡
導演|曾志遠
技術總監|謝政達
服裝造型設計|林恒正
舞台設計|蔡茵涵
燈光設計|黃祖延
影像設計|葉蔭龍
舞蹈設計與指導|張擎佳
舞蹈助理|周貞妤
歌唱指導|林姿吟
造型統籌|林俞伶
造型助理|游宜芳
技術執行組
舞台監督|林秀容
舞台技術指導|林坤賢、陳冠廷
燈光技術指導|王冠翔
成音技術指導|陳彥軒
舞台執行|
宋汶翰、宋偉祥、李振瑋、林品碩、施信益、孫珉晧、翁銘嬬、許哲睿、陳嘉協、喬致皓、曾厚莊、廖惇根、盧欣怡、謝佳穎(按姓氏筆畫順序)
燈光執行|
甘東妮、卓駿鵬、林侑毅、黃靖純、蔡佳靜、薛竣豪(按姓氏筆畫順序)
成音執行|郭奕利
影像執行|鄭雅之
字幕執行|黃秋富
服裝管理|
游宜芳、呂沅螢、李俊儀、陳文秀
髮妝造型|譁格形象設計
彩妝師|陳意雯Elaine、吳惠萍、蘭美惠
導演組
導演助理暨小道具執行|邱奕慈
排練助理暨音效執行|李孟潔
行政宣傳組
營運總監|李菁萍
文宣監督 . 攝影|陳效真
行銷統籌|楊惠諼
行銷宣傳專員|劉懋瑜
宣傳片拍攝|目光影像
剪輯|蔡宗唐、目光影像
執行製作|曹紘瑋
行政助理|蔡沛青、陳伊涵
美編|戴鈺恬
票務|胡雅瑄
前台小組長|張鈴瑜
前台協力|黎明技術學院演藝影視學群